1. 元朝喝茶的茶具
茶具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七個階段1、隋及隋以前的茶具2、唐(含五代)茶具3.宋(含金、遼)茶具4.元代茶具5.明代茶具6.清代茶具7.現(xiàn)代茶具
2. 元朝茶具的代表是什么
沈陽仿古茶具就是用現(xiàn)代的一些手法,模仿元代或明代等的一些老器物,包括一些瑕疵等全部都仿進去,一眼看去真的是一件年代悠久的老物件,例如象氣泡針眼之類等民窖里的東西都體現(xiàn)出來,真的是老味十足。
3. 元朝喝茶的茶具有哪些
歷代陶瓷茶具概況
現(xiàn)在人們直接用來飲茶的用具,主要是茶盞(飲杯)和茶壺。而在唐、宋時流行的煎茶、斗茶飲法中,只有盞沒有壺,有之,則是用來煎水的煎水壺,不能叫做茶壺。到了明代,流行淪茶飲法,茶壺才躋身飲茶用具之中。
唐以前的飲茶用具和食器還沒有完全分化開來,如我們現(xiàn)在進食時的碗,古代叫做盂,飲茶時有
用盂。晉盧琳的《四五起事》記載晉代惠帝遇難逃亡,后又從許昌返回洛陽,當時有待以“持正盂承茶,夜暮上之,至尊飲的為佳?!边@種瓦盂,是陶或瓷的。兩晉南北朝時,食器、酒器等,一般都是陶或表面施淡青色的瓷器。從唐代開始,飲茶用器從酒、食器中逐漸分離出來,自成一個系統(tǒng)。
陸羽《茶經(jīng))中還沿襲過去的舊稱把茶盞叫做“盞”,但在當時人的詩文中,更多的稱“甌”。陸羽列出當時制作茶盞的地方,有浙江的越州、婺州、湖南的岳州、鼎州,安徽的壽州,江西的洪州,河北的邢州等。這些地方瓷窯所出的茶盞,由于各地質地、燒造技術、工藝流程以及傳統(tǒng)風俗的不同,包括白、黃、淡青、褐等色。陸羽認為,能夠與茶色相煥發(fā)的以越州窯所出茶盞釉色似玉而又微泛淡青色的為最好,其次是岳州所出也呈淡青色。
陸羽譯越州窯“類玉”、 “類冰”,綠色的茶湯注入其中, “半甌青泛綠”,與本身的淡青色互相輝映,從而達到“益茶”的效果,使人銜盞愛玩不忍釋手。在外觀造型設計上,越瓷茶盞也特別適宜于飲茶用。陸羽記越州所產(chǎn), “口唇不卷,底卷而淺”, “口唇不卷”,即盞沿不外翻,稍有內斂,這樣能約來茶湯,不致外溢, “底卷而淺”,是底稍外翻,這樣容易端持,而“淺”則指盞的深度。唐時飲末茶,連茶盞中的茶末、茶湯一塊喝掉,底淺的茶盞就容易吸盡茶湯和茶末。茶圣(神)陸羽對茶盞提出了以實用角度和以欣賞角度譯論的兩個標準,以后歷代人的對茶具的設計制作的要求,基本上不出這兩個標準。
唐人不僅逐漸普及了飲茶末用的盞,而且發(fā)明了盞托,并一直沿襲下來,明代以后,又在盞上加蓋,由此成為我們今天還常常使用的一盞、一蓋、一碟式的三合一茶盞——蓋碗。這和當時廣泛流行的淪飲法分不開,加蓋作用,一是增加茶盞的保溫性能,更好地浸泡出茶葉的茶汁;二是增加茶盞的保潔性能,防止塵埃侵入。人們在品飲時,一手托盞、一手持蓋,并用茶蓋來拂動漂在茶湯面上的茶葉,更添情趣。 “技”高一籌者,則托盞、持蓋只用一只手操作,頗有風度。
宋代的茶盞,以“斗茶”時所用的通體施黑釉的“建盞”最具特色。
我國傳統(tǒng)瓷器,主要有兩個瓷系,一為青花瓷系,一為黑釉瓷系。后者在日本叫做“天日”瓷,“天目”是指我國浙江省的天目山,宋代的黑釉瓷最早由在天目山佛學寺留學的日本僧人帶進日本。
建盞的造型,底經(jīng)和盞面口徑的比例相差較大,盞壁外撇的角度大,有人把它比喻為翻轉過來的斗笠形。盞口面積大,可以容納更多的“斗茶”時出現(xiàn)的湯花,而盞壁斜直,容易吸盡茶湯和茶末,.這一點,吸收了唐代越窯盞的優(yōu)點。 同時盞壁四周的離沿口1.5—2公分外,稍向內折,稱為“倒鉤型圈痕”,這和陸羽所說越窯盞“口唇不卷”的優(yōu)點也有相似之處。盞沿下內折的折線,還能起到“斗茶”注湯時的標準線的作用,因為“斗茶”注湯,只注到盞容量的十分之六,實測證明這一折線,正好是盞容易四比六時的臨界線。
宋代“斗茶”的黑釉建盞為主,但也還有其他釉色的茶具,如杭州龍泉哥窯所制的茶盞,外觀造型和建盞相似,也呈翻轉斗笠形,但通體卻施淡青色釉,色澤鮮明、幽雅潔凈、亭亭玉立,同樣是上等的茶具。其他各地名窯,如官、定、汝、鈞等地燒造的大量青花、白瓷茶盞,造型各異,刻花印花,均體現(xiàn)出飲茶藝術對陶瓷茶具的設計制作窮極工巧的要求。
元代的茶具和宋朝基本相同,只是茶壺的外觀有了些許變化,釉色以景德鎮(zhèn)青花瓷而著稱,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期。
明代出現(xiàn)了茶壺,從此茶盞和茶壺成為最基本的茶具,飲茶方式發(fā)生了變化,一些茶具被淘汰了,一些茶具則異軍突起,更加豐富了人們品茶藝術的內容。
明、清的茶盞,主要仍是瓷質。由于人們不再“斗茶”,黑釉茶盞已很少使用,所用茶盞多為白瓷或青花釉。明代的白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胎白而致密,釉色光潤,具有“薄如紙、白如玉、聲如馨、明如鏡”等特色,這種茶盞造型穩(wěn)重、比例均勻,當時又稱“壇盞”。
明、清茶具,最為后人稱道的是江蘇宜興紫砂陶制茶壺的設計和普及。從品茶藝術的角度出發(fā),明代及后人評價這種紫砂陶制茶壺,歷來贊不絕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說: “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清人記載,做工精細的紫砂壺,壺蓋蓋上之后,手提壺蓋上的蒂, “能吸起全壺者,則尤佳矣?!贝杀K,紫砂壺的高度藝術化設計,使人們品茶時的趣味性、審美感更加濃厚了,人們在口啜清茗、細咂慢咽的同時,又可以把壺或盞作為藝術品來欣賞、玩味,從而得到更高的藝術享受。
4. 元朝茶道圖
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如今的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從中國出發(fā),穿越歷史、跨越國界,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英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茶是英國人普遍喜愛的飲料,80%的英國人每天飲茶,茶葉消費量約占各種飲料總消費量的一半。英國本土不產(chǎn)茶,而茶的人均消費量占全球首位,因此,茶的進口量長期遙居世界第一。
日本的飲茶文化風俗。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國,具有東方文化之韻味。它有自己的形成、發(fā)展過程和特有的內蘊。中日兩國一衣帶水,隋唐以前,兩國已有文化交往。以后,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茶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日本,飲茶很快成了日本的風尚。日本茶道即是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們進行一種禮法教育和道德修養(yǎng)的一種儀式。日本茶道有20多個流派,代代相傳,沿襲至今。
韓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韓國的飲茶史也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公元7世紀時,飲茶之風已遍及全國,并流行于廣大民間,因而韓國的茶文化也就成為韓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在歷史上,韓國的茶文化也曾興盛一時,源遠流長。在我國的宋元時期,全面學習中國茶文化的韓國茶文化,以韓國“茶禮”為中心,普遍流傳中國宋元時期的“點茶”。約在我國元代中葉后,中國茶文化進一步為韓國理解并接受,而眾多“茶房”、“茶店”、茶食、茶席也更為時興、普及。
美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美國不產(chǎn)茶葉,美國人喝的茶全靠進口。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主要以紅茶泡用或用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后,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檸檬,或蜂蜜、甜果酒調飲,甜而酸香,開胃爽口。美國人一般只重視茶葉的湯色而不太重視茶葉的外形,所以美國的茶都是袋泡茶、速溶茶、混合冰茶粉等,要么就是罐裝、瓶裝的茶水。
俄羅斯的飲茶文化風俗。
說起俄羅斯人的嗜好,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他們酷愛喝酒,嗜酒如命。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與喝酒相比,俄羅斯人更愛喝茶,真可謂一席無酒,但不可一日無茶。如今,茶葉已成為俄羅斯人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經(jīng)過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茶葉早已成為廣大俄羅斯人深愛的飲品,在俄羅斯還形成了獨特的飲茶文化。
非洲的飲茶文化風俗。
在我們的印象里,非洲是一個充滿野性的國家,而且非洲盛產(chǎn)咖啡,所以我們會很自然地想:非洲人應該沒有飲茶。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非洲人舍咖啡而飲茶,尤其北非的阿拉伯人,他們招待客人必定要茶侍奉。他們喜歡在茶里放進了三分之一的糖,差不多糖味掩蓋了茶香。另外,非洲人喝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歡在綠茶里加幾片新鮮的薄荷葉和一些冰糖,此茶清香醇厚,又甜又涼。有客來訪,主人連敬三杯,客人須將茶喝完才算禮貌。
泰國的飲茶文化風俗。
泰國北部地區(qū),與中國云南接壤,這里的人們有喜歡吃腌茶的風俗,其法與出自中國云南少數(shù)民族的制作腌茶一樣,通常在雨季腌制。腌茶,其實是一道菜,吃時將它和香料拌和后,放進嘴里細嚼。又因這里氣候炎熱,空氣潮濕,而用時吃腌菜,又香又涼,所以,腌茶成了當?shù)厥来鄠鞯囊坏兰页2恕?/p>
越南的飲茶文化風俗。
越南毗鄰中國廣西,飲茶風俗很有些與中國廣西相仿。越南人喜歡飲玳玳花茶。玳玳花(蕾)潔白馨香,越南人喜歡把玳玳花曬干后,放上3-5朵,和茶葉一起沖泡飲用。由于這種茶是由玳玳花和茶兩者相融,故名玳玳花茶。玳玳花茶有止痛、去痰、解毒等功效。一經(jīng)沖泡后,綠中透出點點白的花蕾,煞是好看,喝起來芳香可口,饒有情趣。
5. 元朝喝茶的茶具叫什么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有關“茶具” 的最早記載見于西漢王褒的(僮約)。
漢魏以前,食具、酒具、茶具通用,至兩晉、南北朝時期,茶具從食器中逐漸分離出來。
中唐以后,茶具開始快速發(fā)展,當時已形成了浙江的越窯、河北的邢窯等著名陶瓷茶壺、茶碗產(chǎn)地。
宋代在瓷茶具的形制方面,由唐時的碗或甌改成盞(或稱盅),宋代全國有五大名窯。
元代茶具生產(chǎn)的最大成就是景德鎮(zhèn)創(chuàng)燒的青花瓷聲名鵲起。
明代以后,流行的飲茶方法是散茶“撮泡法”,茶具的瓷色尚白,器形貴小,當時宣德產(chǎn)的一種俗稱“雞心杯”的白釉小盞非常著名。明代正德年間后,江蘇宜興用五色陶土燒成的紫砂壺開始流行,人們除了喜用青花及白釉茶具外,更以宜興所產(chǎn)紫砂壺為高雅。
清代陶瓷茶具的生產(chǎn),以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最為繁榮,制品精巧華麗,技藝達到了空前水平。
6. 元代茶具
元代時,紫砂壺末見大發(fā)展。明清時期紫砂壺發(fā)展達到興盛。解放后歷經(jīng)戰(zhàn)亂的宜興紫砂從業(yè)者僅存五十多人,而制壺的老藝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老藝人組織起了合作社,恢復了紫砂壺的生產(chǎn),涌現(xiàn)一大批名家。前幾名的排名是:
1.第一名:紫砂壺鼻祖供春,明代正德年間宜興人,開創(chuàng)了紫砂壺行業(yè)先河?!氨诵缕尜馊f變,師造化兮元功。信陶壺之鼻祖,亦天下之良工”。這是清代學者對陶壺鼻祖供春的贊句?,F(xiàn)存?zhèn)魇赖墓┐簤?,很著名的有兩件:一件是“樹癭壺”,一件是“六瓣圓囊壺”。
2.第二名:一代宗匠時大彬。大彬壺藝在明代享有盛譽,時大彬一生約八十余歲,所制作品當數(shù)以千計,流傳其廣,時大彬所制茗壺,千態(tài)萬狀,信手拈出,巧奪天工,世稱“時壺”、“大彬壺”,為后代之楷模者甚多,落款以竹刀劃款,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最精,有《高身梨形鼓腹》等傳世。
3.第三名:陳鳴遠,宜興人,字鳴遠,號鶴峰,又號石霞山人,壺隱,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是幾百年來壺藝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他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達數(shù)十種,無不精美絕倫,他還開創(chuàng)了壺體鐫刻詩銘之風,署款以刻銘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風格,作品名傳中外。
4.第四名:顧景舟,宜興人。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大師。原名錦洲、景洲,晚年自號壺叟。他出生于紫砂世家,18歲隨祖母邵氏制坯。顧景舟摶砂作壺60余載,形成了雄健而嚴謹、流暢而規(guī)矩、古樸而典雅、工精而秀麗的藝術風格,被譽為壺藝泰斗、一代宗師。
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寸壺競有斗米貴”的聲譽。其代表作有提梁茶具、上新橋壺、雪華壺、云肩三腳鼎壺、此樂壺、如意仿鼓壺等。1988年4月,顧景舟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不僅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而且在日本、韓國等國家都享有極高的聲譽。他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出色的紫砂技能人才,可謂桃李滿紫砂界。
7. 元朝茶具大全圖片
元代金銀器因襲宋代秀美典雅的風格,然而某些金銀器上也表現(xiàn)出一種紋飾繁復的趨向,如江蘇吳縣呂師孟墓出土的纏枝花果金飾件,呈方形或長方形,四周有框,框內以錘和鏤刻技法作出高浮雕狀的纏枝花果,花果豐滿富麗,枝葉纏繞,布滿整個金飾件,紋飾繁復的趨勢,在元末表現(xiàn)更為明顯。
這一趨向對我國明代金銀器風格的演變起了重要的作用。
當時的貴族階層和酒樓飯莊都普遍使用金、銀器,但朝廷對金器如同玉器一樣控制極嚴,只準五品以上官員才能使用金、玉茶酒器。
金器工藝以掐、累、鑲嵌技術為其尖端,亦稱金細工藝。除了以金制成器物之外,還削金為泥,錘旦為箔、絲等,用于絲織、漆器、木器的裝飾及鍍金以飾銀銅之器。 銀器沒有金器貴重,在城鄉(xiāng)富有者中也普遍使用。
銀器工藝在技術上與金器相似。見諸著錄或款識的金銀工匠有朱碧山、謝君余、謝君和、唐俊卿、章仲英等。其中以朱碧山最為知名,他與書畫家柯九思有過交往,所制酒器有槎杯、蝦杯、蟹杯等,另還鑄造過昭君像、達摩像等陳設和金茶壺。
鑄銅名匠有杭城姜娘子、平江王吉等人。
銅鏡仍是元人梳妝的必備用器,多重實用,精美者較少。從總體上看,元代金銀器與宋代相近似,銀器數(shù)量多。金銀器品種除日用器皿和飾品外,陳設品增多,如瓶、盒、樽、奩、架等。
元代大多數(shù)金銀器均刻有銘款,這對研究元代金銀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從造型紋飾看,元代金銀器仍講究造型,素面者較多,紋飾者大多比較洗練,或只于局部點綴裝飾。
然而,元代某些金銀器亦表現(xiàn)出一種紋飾華麗繁復的趨向。
這種趨向對明以后金銀器風格的轉變,顯然有著重要的影響。
由于元代金銀器普遍有制作工匠留款識的風習,這也讓我們能有機會了解當時的金銀工匠,其中比較著名的有朱碧山、聞宣、章仲英、謝君余等。也正是他們,將元代的金銀器制作藝術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元代金銀器的題材也相當廣泛,除了沿襲宋代的風格,選擇生活化的事物為主要的創(chuàng)作內容外,有些戲曲題材的紋飾也逐漸并更多地加入到元代金銀器制作中來,這與元代戲曲文化的空前繁榮有一定的關聯(lián)。
在紋飾上,元人也延續(xù)了宋人喜用吉祥紋飾的傳統(tǒng),通過自己的審美,有了成功的創(chuàng)新。
在金銀首飾和金銀器的鑲嵌工藝上,元代的鑲嵌材料基本沿襲了宋代,在北方以綠松石、玉石、水晶、瑪瑙為主;南方除了綠松石、玉石、水晶之外,還頻繁利用珍珠、螺鈿作為鑲嵌材料。
這種鑲嵌材料的使用,一直延續(xù)到明代初期,到了明代中早期,金銀器鑲嵌工藝才逐漸多元化起來。
由于有些元代的金銀器被斷代為宋代,所以有些學者認為元代的金銀器制品多“光素”。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從考古發(fā)現(xiàn)和出土記錄表明,元代的很多金銀器制品和宋代的金銀器制品一樣璀璨奪目,巧奪天工。
例如江蘇張士誠母親墓出土的銀器,以及元代著名的金銀制作大師朱碧山的銀質仙人乘槎等,都讓人嘆為觀止。
元代的金銀器制作是元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很好例證,是元代藝術的縮影,是中國古代金銀器制作工藝發(fā)展長河里的一個重要階段。
它在繼承了宋代金銀器制作精巧細膩雅致的同時,又融入了自己所特有的雄渾大氣的風格,更加豐富了中國金銀器制作工藝的多元化和多樣性,為明代甚至清代的金銀器制作工藝的發(fā)展起到很好的承上啟下作用。
8. 元朝 茶
元代玉樹春茶是現(xiàn)代的武夷巖茶。
9. 元朝飲茶
元初全國陷人蒙古人的金戈鐵馬之中,中原傳統(tǒng)的文化體系受到一次大沖擊。忽必烈建元大都,開始學習中原文化,但由于秉性質樸,自然不好繁文縟節(jié),所以雖仍保留團茶進貢,但大多數(shù)蒙古人還是愛直接喝茶葉。于是,散茶大為流行。
元朝掌握政權,文人的地位低下,中原傳統(tǒng)的文化精神受到嚴重打擊。茶文化也面臨挑戰(zhàn)。各個朝代的茶文化是不相同的,蒙古人對飲茶并不反對,反對的是宋人飲茶的繁瑣,他們要求簡約。于是,在制茶、飲茶方法上出現(xiàn)了大變化。
元代茶飲有四類:
1.茗茶
品飲方法已與近代泡茶相近。是先采嫩芽,去青氣,然后煮飲。這種方法有人認為可能是連葉子一起吃下 去,所以葉非鮮嫩不可。
2.末子茶
采茶后先焙干,再磨細,但不再榨壓成餅,而是直接儲存。這種茶是為點茶用,類似于日本現(xiàn)在茶道用的末茶。
3.毛茶
毛茶是在茶中加人胡桃、松實、芝麻、杏、栗等物一起吃,連飲帶嚼。這種吃法雖有失茶的正味,但既可飲茶,又可食果,頗受民間喜愛。至今我國湖南、湖北等地吃茶愛加青果、青豆、米花,北方則加人紅棗,便是元代毛茶的遺風。元代不僅民間喜愛毛茶,文人也有以毛茶自娛的。
4、臘茶
也就是團茶。但當時數(shù)量已大減,大約只有宮廷吃得。從以上情況看出,團茶仍保存,但數(shù)量已很少。末茶制作也較簡易,是為保留宋代斗茶法。而直接飲青茗和毛茶就更簡便。這既適于北方民族,也適應于漢族民間。
正式廢除團茶是明初。朱元璋生于鄉(xiāng)閭之間,頗懂民間疾苦。明初尚有團茶進貢,他聽說茶農(nóng)很苦,團茶那樣費功夫,耗資又大,便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下令正式廢除進貢團茶。
有此一舉,結束了自唐以來團茶統(tǒng)治飲茶世界的歷史,開辟了飲茶的新時期,奠定了散茶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