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早茶是廣東人獨特的喝茶習俗。
清晨起床以后,在開始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前,名茶美點(早點),一盅兩件,既解決了早餐,也是一種絕妙享受。
茶點,即是茶水與點心。
茶有紅茶、綠茶、烏龍茶、花茶、元堡茶等種類,點心的種類就更多了,最常見的是各種包子,諸如叉燒包、水晶包、水籠肉包、蝦仁小籠包、蟹粉小籠包,以及其他各類干蒸燒賣,各種酥餅,還有雞粥、牛肉粥、魚生粥、豬腸粉、蝦仁粉、云吞等等。
飲茶是廣東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
在這里,緊張的人們開始松弛下來,清閑地談著人生,談著故人,講著故事;在這里,人們揮灑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
人們在茶樓里沏上一壺好茶,點上幾道美味點心,有的自斟自飲,有的與朋友海闊天空地大侃一陣,豈不悠哉! 茶樓也是人們謀生的重要場所。
各種各樣的人們在茶樓里談論著股票、樓市,談論著日本的電器、美國的汽車。
在這里,人們交流著各種經濟、商品信息。
沒有泡茶樓的本事,發(fā)財的機會也少很多。
在生意場上,不進茶樓,是不會融入廣東的商業(yè)社會的。
清閑、舒適的茶樓,變成了商業(yè)談判的地點,使得茶樓不再只是人們閑談,打發(fā)時光的悠靜場所。
舊時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幅對聯(lián):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這正是人在茶樓飲茶的心理寫照 當然茶樓并不僅僅是為早茶才開的。
茶客從早到夜總是不斷,茶樓多是早上5點多鐘開門迎客,直到午夜才收市,三茶兩飯直落。
在廣東,飲茶有禮節(jié)。
服務員倒茶時,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輕扣桌面表示謝意。
傳說這一風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
一次扮作仆從的皇帝給扮作主子的隨從斟茶,隨從感恩戴德、驚恐萬狀,本 應下跪叩拜,但又怕暴露了皇室身份,于是靈機一動,遂以兩指微屈,輕扣桌面代之叩禮,并一直傳襲至今。
在茶樓里,當客人需要續(xù)水時,只要把壺蓋打開,服務員便會意而來。
關于這一禮儀的由來,相傳是過去有一富商到茶樓飲茶,叫堂倌給他加水,堂倌剛把壺蓋打開,他呵嗬大叫一聲,賴稱壺中有只價值千金的畫眉給堂倌放飛了,定要茶樓賠償。
老板無奈之下,從此規(guī)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開壺蓋,以防有詐。
時至今日,這習慣動作已成為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號,無須叫喚服務員了。
廣東涼茶,是廣東特有的一種茶,具有清涼散熱、解暑去濕的功效,起到保健止渴作用。
廣東地屬嶺南,多雨潮濕,冬暖夏熱,先民們?yōu)榱顺凉袢幔銓⒁恍┣鍩峤舛?、消暑去濕的草藥配制成各式各樣的涼茶,制售涼茶的藥店、攤檔、作坊,也隨著社會的需要,不斷得到發(fā)展。
每到夏天,涼茶是廣東人必不可少的飲料。
賣涼茶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是藥店,出售制造涼茶的大小包或干品,顧客買回后煎服,或用開水沖服。
第二類是涼茶店,除了銷售干品的大茶包以外,為了方便群眾,他們還在通衢大道設肆販售已經煲好的現(xiàn)成涼茶,供應過客和街坊飲用。
第三類是涼茶檔,多為個體攤檔,一般多是向藥店購回涼茶包,也有自購草藥來配制的,經過加工煎制,以瓷碗或水杯出售。
廣東涼茶,主要成份是夏枯草、冬桑葉、野菊花、綿因陳、崩大碗、崗梅、車前草、地膽頭、水翁花、金銀花、紫蘇、薄荷、布渣葉、半邊蓮等等。
也有標榜十八味涼茶或廿四味涼茶的,五花八門,但是實際上多屬大同小異。
廣東的另一特色飲茶方式是潮汕功夫茶,這種飲法源于清代。
飲功夫茶,要配有一套相應的茶具,俗稱烹茶四寶。
功夫茶的沖泡別具一格,先取水洗滌茶具,放入茶盤,待水開時,將茶具一一燙過。
再在罐中放入茶葉,沖入滾沸的開水。
講究一點的,還將頭道水迅即倒掉,以作洗茶。
當水沖滿至罐口,人們用罐蓋撥去表層白沫,當即加蓋,以保全香氣。
略等片刻便轉圈輪番注入幾個小茶盅中,以保證每只茶盅的茶水濃度一致。
這種轉著淋分開法俗稱關公巡城。
淋到最后,還要輪流著一滴一滴平均地往4個小茶盅里滴,又稱韓信點兵。
茶雖入盅,但別急著捧杯喝茶。
按這功夫茶的規(guī)矩,應先舉杯置于鼻端,品聞一下?lián)浔堑那逑?,接著才呷茶入口?/p>
這樣邊飲邊沖,可以連飲三五杯,最多的喝到第五道,便將茶根倒掉,換上新茶葉如此周而復始。
飲功夫茶,重在品鑒,堪稱藝術品茶。
功夫茶往往挺費功夫,沒有功夫就很難品味功夫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