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白茶的散裝存放好還是壓餅好
當白牡丹散茶,被壓成白牡丹餅之后,它們會有哪些不同呢?第一個不同是香氣。散白牡丹花香滟滟,而白牡丹餅則香氣更熟。第二個不同是湯水的稠度。白茶的稠度,就是它的膠質豐富的程度。是茶湯里的稠滑度,是一口茶湯含在嘴里,對舌面的包裹程度。散白牡丹,是緩慢陳化的,它的發(fā)酵,也是極慢極慢,極慢極慢的。所以它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月齡了,但湯水的稠度,仍然只增進了一點點。但白牡丹餅卻不同了。它直接被破壁了,細胞液漏出來了,果膠也直接參與了發(fā)酵,因此,它雖然壓餅才一個月左右,湯水卻比陳化了四個月的散白牡丹,更加稠一點。第三個不同是鮮爽度。要論鮮爽度、茶湯的爽口程度,散茶白牡丹是高于餅茶白牡丹的。原因很簡單,散茶更原生態(tài),而白牡丹餅,壓餅之后還要低溫烘干,里面的鮮爽感,隨著蒸汽的散發(fā),而損耗了小部分。所以,它的鮮爽度,低于散茶??偟膩碇v,各有千秋,當然在保存方面,餅茶更便于保存。
2. 白茶存散茶還是餅好
2004年以后。
白茶直到2000年以前,基本都只有散茶,白茶餅是在普洱茶興起之后的一種新嘗試,在2006年以后才大流行的。
每年的夏天和初秋,是壓餅的季節(jié)。白茶壓餅主要是為了節(jié)省空間,對茶葉本身的品質并太多促進作用,反倒是處理不好會影響茶葉的品質。
3. 白茶餅裝和散裝有什么區(qū)別
就老白茶的儲存形態(tài)可分為散茶和茶餅。二者的主要區(qū)別的在于,外形上:一為色澤銀白透黃的散白茶,一為壓制成茶餅色澤深重帶褐色的白茶;內在的區(qū)別:老白茶餅經(jīng)過壓制這道工序,存放的過程中會自然發(fā)酵,而散裝老白茶則發(fā)酵的速度比較慢。
區(qū)別
老白茶不僅在現(xiàn)代中醫(yī)處方中可作藥引,而且老白茶的功效是越久越顯著,非新茶可比擬。為了更好地區(qū)別福鼎老白茶和新茶,簡單介紹一下區(qū)分方法。
1、外形及茶葉香味區(qū)分
從外形上區(qū)別,福鼎老白茶整體感官黑褐暗淡,但依然可從茶葉上辨別些許白毫,輕聞慢嗅,陳年幽香陣陣,毫香濃重但不渾濁,可立時令人醒神;新茶泛指當年的明前春茶,一般有白毫、白牡丹等等, 茶葉外形褐綠或灰綠針白且白毫滿布,特別是陽春三月采制的白茶,葉片底部及頂芽的白毫較其它季節(jié)所產(chǎn)的更為豐厚,制作工藝精細、好的白茶香氣中毫香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夾雜著清甜味和茶青的味道。
2、茶水及茶香區(qū)別
用90到95度的開水泡制福鼎老白茶和新茶茶葉,茶水分別倒于瓷器小茶杯中,接著就是聞香品茗了。老白茶的香氣清幽略帶毫香,且頭泡帶有淡淡的中藥香味,數(shù)秒亦可醒神,口味醇厚帶有清甜充斥于口中;新茶毫香幽幽,帶有鮮爽滋味,口感較為清淡有茶青的生葉味,清甜回甘,茶香怡人。老白茶茶湯顏色較新茶的杏黃深。
3、茶葉的耐泡程度
老白茶是相當耐泡的,可祛風寒,在普通泡法下可達二十余泡,且到后面仍然滋味尚佳,有條件的可以用來煮,老白茶用紫砂壺煮才能完全顯現(xiàn)出它的神韻和精髓;新茶可依從個人習慣泡,七泡且滋味尚佳,乃為新茶上品。
4. 壓餅的白茶和散白茶區(qū)別
如果沖泡緊壓型的白茶,沖泡時間相對自由一些,因為白茶屬于自然萎凋,并未加入任何的炒制工序,所以白茶是非常耐泡的一種茶葉,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沖泡習慣,將壓餅茶在泡散之后,根據(jù)個人的飲茶習慣,30秒、一分鐘、兩分鐘作杯的時間都是可以隨意一些的。
5. 白茶的散裝存放好還是壓餅好呢
小葉的好。根據(jù)新白茶國家標準,大葉餅是不能夠被稱作是貢眉餅。雖然長得似乎有些相像,但是品種不同。
大葉餅,就是用壽眉里面混雜的大葉子,壓餅而成。用挑揀出來的大葉子壓餅,這樣壓出來的茶餅,不能用白茶當中的任何一個品級來命名,為了方便稱呼,人們便給它起了個俗名叫做“大葉餅”。
6. 餅裝白茶和散白茶區(qū)別
白茶和普洱茶的區(qū)別:
1.首先兩者茶類不同
白茶是單獨的一大類,選用政和大白茶樹、福安大白茶樹等品種制作而成,而普洱茶一般被認為屬于普洱類,選用云南大葉種加工而成。
2.兩者加工原料不同
政和大白茶,三倍體茶樹優(yōu)良品種,在加工時,一般選用較為細嫩的原料加工,一般為獨芽頭(白毫銀針)、一芽一二葉(白牡丹)、一芽兩三葉(貢眉)和無芽的壽眉,在原料的選擇上相對要嫩很多。
而普洱茶,則大不相同,因為普洱茶在加工工序中采用后發(fā)酵工藝,需要原料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否則很難發(fā)酵成功。
所以普洱茶的原料一般都會在一芽七八葉到八九葉,更有甚者會將梗采到小拇指那么粗。
白茶和普洱茶的區(qū)別
3.制作工藝不同
白茶的制作要求----自然萎凋,不炒不揉
制作白茶的原料鮮葉質量要求高,要求白毫顯,芽葉肥嫩。傳統(tǒng)工藝制造白牡丹,要求采摘標準是春茶第一輪嫩梢采下一芽二葉,芽與二葉的長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也就是芽與二葉都要披滿白色茸毛(或稱白毫)。
天下一人白茶的原料茶都是在谷雨前采摘。白茶的制造不經(jīng)炒揉,雖只有萎凋及焙干兩道基本工序,但工藝不易掌握。
其萎凋以室內自然萎凋的品質為最好。采下的鮮葉要均勻薄攤在水篩上,不能重疊。當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時,“兩篩”合二為一,至八、九成干時再將“兩篩”合二為一。
當鮮葉差不多走水95%時,當鮮葉差不多走水95%時,放置焙籠烘干為止,此時我們稱其為白茶“毛茶”。
“毛茶”要經(jīng)過精制工藝才能為成品,通常采用人工揀剔硬梗、黃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后,再經(jīng)低溫烘焙干燥,趁熱拼和裝箱。
注意細節(jié):原料采摘標準要求、萎凋程度及判斷、失水程度和狀態(tài)、曬干或者烘干情況
白茶和普洱茶的區(qū)別
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藝
1、攤涼:散失鮮葉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過程中有一些香氣物質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為小分子可容性糖。
注意細節(jié):萎凋程度和判斷
2、殺青:多用鍋炒殺青,鍋溫200℃左右,鍋徑80厘米,投葉量2—3.5公斤,要翻勻炒透,防止翻葉不勻,產(chǎn)生莖葉夾生和煙焦現(xiàn)象。
目前已逐步推廣雙鍋殺青機和勐海1000型滾筒殺青機,這對提高工效和殺青質量都有明顯效果。
云南大葉種芽葉肥大,含水率高,在殺青時要注意悶抖結合,殺透殺勻。蒸發(fā)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條。
炒到葉了為黃綠色,葉表面水分散失即可起鍋。趁熱揉成泥鰍條或起折皺狀,堆積過夜,消除粗青氣,第二天及時曬干。
加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粗老枝梗,要隨時剔除。注意細節(jié):殺青的溫度、投葉量、時間、失水情況。
3、揉捻:破碎茶葉細胞,保證茶汁在沖泡時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據(jù)原料老嫩靈活掌握,嫩葉輕揉,時短;老葉重揉,時長。
掌握揉至基本成條為宜。主要使用中、小型揉捻機,也有用手揉的。
白茶和普洱茶的區(qū)別
如果揉捻程度不足,不僅條索粗松,且茶味欠濃。傳統(tǒng)的滇茶初制技術,是以揉捻為提高茶葉品質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一般分初揉、堆積、復揉三步進行。
較老的原料應趁熱揉捻,揉后不抖散,適當堆積,對形成醇厚的滋味和橙黃的湯色,特別是消除粗老茶的粗青氣作用很大。
一般第一天揉捻葉堆到第二天曬;曬至四、五成干,葉質還較柔時再復揉一次,使條索緊結,色澤油亮。
4、曬干:把茶葉薄攤在篾笆或水泥曬場上,用陽光曬干,中間翻葉2—3次,以使水分均勻。
雨季曬干有困難,為防止本酸餿霉變,只能用柴火烤干,要建造簡易的土烘房,防止產(chǎn)生煙味。
曬青毛茶含水率標準為10%,要求曬至足干。注意細節(jié):揉捻、堆積、曬青至五六成干時復揉、曬干。
5、蒸壓:把曬干的茶葉用蒸汽蒸濕,放在不同模具里壓成形。
6、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儲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白茶和普洱茶的區(qū)別
四、兩者的保健價值不同
白茶不炒不揉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其茶葉本身的營養(yǎng)物質,是所有茶類中營養(yǎng)物質損耗最少的一類;并且白茶因為后期的自然陳放而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包括預防糖尿病、預防夜盲癥、治療小兒麻疹、發(fā)燒等等。
而普洱茶在殺青揉捻時就已經(jīng)損耗了一部分茶葉內原有的營養(yǎng)物質(包括茶多酚、維生素、黃酮類等等),而后借助渥堆產(chǎn)生的細胞胞外酶的作用繼續(xù)氧化發(fā)酵。
在這個繼續(xù)氧化期間(我們簡稱后發(fā)酵)普洱茶只是將茶葉內含物中口感比較苦、澀、麻等物質轉化為柔和、甜醇、甘滑的物質。
所以普洱茶只會越陳越香、越陳口感越好,而不會像白茶那樣越陳越具有藥用價值。
當然兩者之間也是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可以長期存放,白茶更是有“一年茶,三年陳,五年藥,七年寶”的說法。
7. 白茶的散裝存放好還是壓餅好喝
白茶什么時候開始壓餅
每年的夏天和初秋,是我們壓餅的季節(jié)。為什么選擇夏天壓餅呢,因為我們這里的天氣,特別有講究。在農歷7月之前,南風天比較多,空氣大多數(shù)時候是潮濕的,或者溫潤的,嫵媚的。而農歷7月之后,北風天開始多起來,空氣開始變得干燥,炎熱。干燥的天氣,壓出來的白茶餅,干爽清爽,容易烘干。潮濕天氣壓出來的白茶餅,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相比之下更難烘干,要將它烘得干透,不能加高火溫,只能延長烘干時間。烘干的時間長了,養(yǎng)分就會加速散失。所以農歷7月前我們一般是不壓餅的。
白茶新茶還是陳放后壓餅
陳放三年之后壓餅
由于當年剛剛生產(chǎn)的白茶茶性不穩(wěn)定,靜置于茶企專門的恒溫、恒濕茶倉中存放三年之后,白茶茶性趨于穩(wěn)定,這時壓制成的茶餅,一來口感更為醇厚,二來茶餅內外部白茶的轉化程度一致,整塊茶餅口感一致。所以,多數(shù)茶企和茶農會把當年新茶陳放三年之后再壓餅。
當年新茶直接壓餅
白茶壓餅不論用陳茶還是用新茶壓餅,都是將成品白茶通過高溫蒸汽回軟之后再壓餅烘干。用高溫蒸汽使茶葉回軟時,高溫、高濕會蒸發(fā)白茶中的有益物質,用新茶直接壓餅,可以避免白茶中有益物質的損失。
白茶為什么要壓餅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白茶餅應該稱作白茶緊壓茶。用白茶的原料緊壓而成,和傳統(tǒng)的白茶還是有些許區(qū)別的。白茶餅的產(chǎn)生主要是為了減輕庫存的壓力。一百斤的茶要是壓制成餅只有一百多片,兩箱即可,要是散茶裝箱,要五大箱之多,餅茶攜帶也方便,薄薄的一片茶,一把壺,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白茶壓餅會影響功效嗎
白茶餅的功效當然還在,但是因為茶到底是經(jīng)過了蒸壓,香氣會受到影響,然后又烘干,這樣就無形的加速了白茶的轉化,所以同年份的白茶餅茶湯色要比散茶深,口感更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