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砂壺倒入開水顏色變深
有一種可能是壺上的紅繩掉色造成的,另外一種原因則可能是因為紫砂壺是上色的壺,特別是紅色的紫砂壺,比如紅泥壺、朱泥壺、大紅袍紫砂壺等等。
還有一種是泡的茶葉和水里的一些物質反應。如龍井茶葉中的一些物質會和水發(fā)生絡合反應形成膠體,而鐵則會與茶葉一些物質置換形成有色的碳基從而使水呈現(xiàn)紅色。但不同的茶葉含有不同的物質,所以會發(fā)生不同的反應。比如陳茶是發(fā)生氧化發(fā)應使紫砂壺開壺時水顏色加深。
2. 紫砂壺遇開水變色
大紅袍紫砂壺倒入開水后不會因此變紅,如果變紅的話,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原因,或者是紫砂壺染了色,或者是壺上紅繩等原因。
只要在紫砂原料中不添加國家對陶瓷餐具類中禁用的著色氧化物(如氧化鉛等),同時加入量符合科學的調配比例,控制在標準的燒結程度中,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3. 紫砂壺開壺后顏色變深
紫砂壺在開壺后會變色,這正是紫砂壺的魅力所在,通常我們所說的養(yǎng)壺,就是將壺的干澀狀態(tài)變成油潤的狀態(tài)。養(yǎng)壺就是從開壺開始。
變色,是紫砂的特征,但根據(jù)泥料不同,茶葉不同,變色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
首先紫砂的特性是雙氣孔特征,通俗來講就是紫砂壺泥料本身有很多細孔,這種細孔達到有暈濕的感覺而又不漏水的狀態(tài)。當泡了茶葉之后,甚至只是加上水之后,氣孔中就會滲入水和茶的顆粒,在感官上,自然就是“變色”的效果。
隨著使用的越久,泡茶越久,這種變色效應越明顯,以至于達到很多人想要的包漿效果,油亮亮,有光澤。
變色的效應與否或者說快慢,和泥料、溫度、茶葉都有關系。
1、紫泥類、底槽清類,變色最快,也最容易接受茶水的感染,也就是說這一類壺更容易實現(xiàn)包漿效果。
2、降坡泥、段泥類,變色明顯,但是長期發(fā)展并不顯著,養(yǎng)起來頗費周折。
3、朱泥類,本身就具有光澤度,所以變色的程度并不顯著,也就是達到包漿后,前后差距也不大。
關于溫度方面,可以這樣總結,低溫燒制的,更容易出現(xiàn)變色、暈染、吸水效果,會給人以錯覺,認為此類壺好,很多商家就是這么干的,甚至無底線的宣傳低溫燒。但是低溫燒對壺本身來說并沒有什么好處,只會減少壺的壽命。更甚者低溫燒的,有些還帶有很濃的泥土味。
高溫燒制的,清脆,但是高溫燒制的會面臨另一個尷尬,一個是顏色過老,另一個是達不到暈染和快速吸水的感覺,以至于很多壺友不喜歡。
從變色的角度來說,低溫更明顯。
關于茶葉方面,綠茶類養(yǎng)壺,壺顏色變得慢,紅茶類養(yǎng)壺,壺身顏色變得快。達到包漿效果后,綠茶養(yǎng)的,略微光澤,紅茶類養(yǎng)的,更加明亮。但從審美的角度,綠茶類養(yǎng)的明顯更好。降坡泥、段泥用綠茶養(yǎng),時間長,但是驚喜可期。
壺身變色不可怕,不變色也不對,但是也不要追求變色的效果。
紫砂是喝茶的,不是為了變色的。
有人把紫砂壺放到水里七七四十九天,注氧滾動,拿出來即使變色包漿,又當如何呢?
紫砂壺的世界,妖魔鬼怪不少,各路神仙皆有妙招。
唯喝茶一事不可欺。
4. 紫砂壺加入熱水為什么會變色
開水澆紫砂壺,只能鑒定最次最假的紫砂壺,這類假冒紫砂壺的特點,是開水澆上去會變顏色,或者用衛(wèi)生紙在上面用力擦拭也會擦出來顏色,還有就是看看有沒有刺鼻的氣味,如果有的話那也是假壺。但是反過來則不成立,即上述情況不出現(xiàn),也不能證明就是真正的紫砂壺。
5. 紫砂壺加開水后變深
一般來說紫砂壺內壁深淺顏色不一,有兩種情況 首先是這個壺用過,沒洗干凈,這種情況,打一鍋水,把壺放就去,在灶上煮開二小時,壺里深淺的顏色 一般都會隨著高溫消失;如果開水煮了,內壁顏色還是深淺不一,那你這把壺有可能是化工泥料壺,這種壺,最好不要泡茶喝,以免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