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趙梁:以古拙見長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宜興制壺高手。生卒年不詳。所制茗壺,多提梁式。以古拙樸實見長。據(jù)傳,趙梁是提梁式砂壺的創(chuàng)制人之一。
2/時鵬:筋紋器的代表人時鵬,亦作時朋,嘉靖至隆慶間宜興制陶名演員,宜興人,時大彬之父。他擅制砂壺,以古拙見長。他制有一把“水仙六瓣壺”,高90毫米 ,口徑105毫米,壺底刻款:時鵬(楷書)。香港茶具文物館藏品。此壺泥為冷金黃梨皮色。嘴仰略彎,壺身腹下為六方外型,腹上漸收斂而成六瓣筋紋圓口,壺蓋亦為水仙花六瓣圓條形紋飾,與壺身筋紋相吻合,蓋鈕為六瓣圓條形花蕾,流與把也以圓的線條作成,與壺身天衣無縫,線條挺闊,輪廓清楚,形制不侈不麗,高雅拙樸。是明代前期紫砂壺筋紋器外型的代表著作,也是對比稀有的名家傳器之一。
3/元暢:以古拙見長生于明嘉靖――隆慶年間,明代繼供春而起的紫砂名演員。善制紫砂壺,以古拙見長.在嘉靖到隆慶年間,著作外型古拙凝重,壺砂真誠,壺蓋厚重,壺身、壺底以及壺蓋處均有“元暢”二字。
4/董翰:多做菱花壺嘉靖~隆慶年間,生卒不詳。號后溪。所造茗壺,一改寺僧、供春以來古拙個性,以精巧著稱,是最早發(fā)明菱花式砂壺的名手。著作以文巧著稱。為后人所喜歡,并加以模仿和改造.
紫砂壺的種類繁多,標(biāo)準(zhǔn)不一,僅造型式樣就有“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說。
紫砂壺的種類
按歷史年代劃分分為老壺和新壺。清代之前的為老壺,清代之后的為新壺。“也有人將時期劃分較細,將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制作的壺稱為‘古壺’;將1912~1954年之間制作的壺稱為‘民初壺’;1954~1982年之間制作的壺稱為‘早期壺’;1982年以后制作的壺稱為‘當(dāng)代壺’。還有人將1966~1976年間所制的壺稱為‘文革壺’”。(劉振清《紫砂壺》)按精致程度和功用劃分凡一般民間工匠制作的較為粗糙,只能用來泡茶,達不到賞玩層次的壺稱為“粗器”;凡能工巧匠制作的較為精致,既可用來泡茶,又能摩挲把玩的壺稱為“雅器”。
按設(shè)計制作劃分純粹由陶匠設(shè)計制作的壺稱為“陶人壺”,由文人參與設(shè)計或制作的壺叫“文人壺”。文人壺往往由文人親自題詩繪畫、書寫篆刻,集“詩”、“書”、“畫”、“印”為一體,具有文化情調(diào)和高雅的賞玩趣味。
按制作者的名氣和技術(shù)劃分現(xiàn)代人通常將新紫砂壺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那些由著名陶藝家或高級工藝師制作的造型精美、做工精致的紫砂壺為高檔壺。每把壺的價格一般在5000~8000元;而個別名氣大的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或大師,諸如顧景舟、徐漢棠、顧紹培、朱可心、蔣蓉、裴石民等人的作品,則每把壺價格在數(shù)萬元或數(shù)十萬元,這多半取決于作品的精美程度和藝術(shù)境界的高低。在1994年的宜興陶藝節(jié)上,顧景舟的一把高虛扁壺拍到了16.88萬元的高價;1986年,徐漢棠的一把四方開片壺賣了80萬日元。凡由一定級別的工藝人員或技術(shù)員制作的造型復(fù)雜精致,且制作有一定難度的紫砂壺為中檔壺;如由工藝美術(shù)員制作的壺,每把500~1000元,副工藝美術(shù)師以上制作的壺,每把2000~5000元。至于一般陶工千篇一律、大量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自然屬于低檔貨,每把在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榮譽稱號 大師
高級職稱 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 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
中級職稱 國家級工藝美術(shù)師
初級職稱 助理工藝美術(shù)師 國家級工藝美術(shù)員
姓 名:
聯(lián)系電話:
留言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