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飲茶方式主要有三:
一是 蓋碗式。乃近代飲茶最主要的方式,上至朝廷、宮府,下至民間,都以蓋碗飲茶,清朝康熙年間 畫家冷枚的賞月圖,最足以代表這種茗飲方式。
二是 茶娘式,自古以來民間最主要的飲茶方式,即以大茶壺沖泡分飲,乾隆年間 畫家丁觀鵬所繪的“太平春市圖”最能表示此種飲茶方式。
第三種飲茶法則是功夫茶法,主要流行于閩南廣東地區(qū)。這種飲茶法是從唐朝陸羽茶經(jīng)中演變而來,飲茶時先將 泉水貯藏于茶壺之中,放置烘爐上面煮水,等到水初沸,把武夷巖茶投入宜興壺之中,用水沖之,蓋好蓋子,再用熱水澆壺身,然后倒出來品飲,這種飲茶法的特色就是以水淋壺身,目的在于發(fā)揮茶性,到了后來更使用溫潤泡 ,內(nèi)外雙重引發(fā)。
功夫茶藝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盛行于廣東的今潮汕地區(qū)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shù)、評品質(zhì)量為一體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器具精致,泡工獨特,飲用程式亦相當講究。這不但是他們工余飯后的一種消遣,享受,也是他們交際往來的一種工具,更是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瓏,非??季?。一套茶具,一般為一壺三杯,也有兩杯和四杯的。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為最佳。泡制工夫茶采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fā)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沖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泡制時先將水燒開后沖茶。沖時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領(lǐng),即:“高沖”、“低灑”、 “括沫”、“淋蓋”、“燒杯熱罐”、“澄清”等。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后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后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并將茶葉放入沖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待水開即沖入沖罐中之后蓋沫。第一沖杯,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里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后,再沖入蝦須水,此時,茶葉已經(jīng)泡開,性味俱發(fā),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四個茶杯并圍一起,以沖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為“關(guān)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第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賓,自己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