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蒿,是一百巴仙的中國蔬菜,當今已沒有野生的,全部種植,雖說盛產(chǎn)期在于十月到翌年四月,但是已經(jīng)一年從頭到尾都能在市場中看到了。
最普通的吃法,是用來打邊爐,有一陣獨特的味道,喜歡的人說很香,討厭的吃出一陣肉味來,很強烈,聞了逃之夭夭。
因為本身已有烈味,白灼之后,只宜下鹽或淋醬油,千萬不能和其他蔬菜一樣加蠔油,兩者味道極不相稱。
加蒜茸生炒最佳,可是一大堆筒蒿,炒出來縮為一小碟,它的含水量極高。臺灣人叫筒蒿為「打某菜」。某,老婆之意。打老婆菜,都是因為丈夫以為妻子偷吃或私藏之故。
筒蒿味甘辛,性平,所含營養(yǎng)可預防感冒,提升免疫功能,有維生素A,對于視力很有幫助,這是西方的見解。中藥則稱開胃健脾、利便、化痰、去水腫等。幾乎所有草藥,用途都數(shù)之不盡,亦不可盡信。血壓高的人,常食之有助健康,倒是真的。
菜市場的小販,都說筒蒿不好放,擺個三兩天就要枯黃,故少入貨。他們勸家庭主婦買完即刻食之。如果放入冰箱,就要用舊報紙包住,淋水濕之。
我們見到的,都是大葉的筒蒿,葉邊鋸齒形,一棵筒蒿由六七塊葉組織起來,不熟悉下廚的人,還常將它與生菜混亂。
筒蒿自室釘朝代已傳入日本,用了一個很優(yōu)雅的名字,叫為「春菊」,因為它也開了黃色的菊花,葉子和菊科植物的樣子也很像。他們種的都出細葉,葉邊的鋸齒形更加明顯,吃起來的味道沒有中國筒蒿那麼濃,但留下一股清香。因為日本人工貴,將種子拿回去請大陸農(nóng)民種,種得太多,銷到香港來,而香港的小販,又為它取了一個俗氣的名字,叫「皇帝菜」。
味道重的關系,可以和碎肉一起剁了包包子或餃子。有時,幾種重味的蔬菜一起弄起來吃,也很有趣,像把筒蒿、芫荽、薺菜、韭菜切了,下意大利黑醋和上等橄欖油生吃,比甚麼凱撒沙律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