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葉貿易發(fā)展史
1、神農時代: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煮著喝。2、西周、東周: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3、秦代: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4、漢代:(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yè)化,成都成為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1、神農時代: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煮著喝,把茶葉拿來當藥用。
2、西周、東周: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
4、漢代:(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yè)化,成都成為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東漢)1500年左右,開始制作茶餅,以便運輸。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茶經》的倡導;僧道生活和茶為教事吸收的影響,氣候條件也有得于茶業(yè)的發(fā)展。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藝的改進;水質的講究;斗茶獲得。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
8、明代:據今600多年,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
9、清代: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制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
10、1846-1886年是中國茶葉的興盛時期(茶園面積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迅速增遞,有力的促進了對外貿易發(fā)展)。
11、1886-1947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政治、經濟方面、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失?。?。
12、1950-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發(fā)展時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wěn)定發(fā)展之路。使得茶葉生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茶葉,俗稱茶,一般包括茶樹的葉子和芽。別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茶葉制成的茶飲料,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2. 世界茶葉貿易格局與變遷
在清朝中后期,由于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市場,也由于西方國家的工業(yè)化,使得西方國家的生產率和軍事能力增強。
他們掠奪廉價的茶葉,用機器代替手工加工生產茶葉,使成本大幅度降低,沖擊著中國的國內市場與中國的海外市場,使得茶葉的銷量大幅度降低。
3. 茶葉貿易發(fā)展史簡介
世界茶葉貿易的基本特點:一是全球茶葉種植區(qū)域集中;二是茶葉進出口也較集中;三是紅茶是世界茶葉貿易主要品種。
一、全球茶葉種植區(qū)域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目前,世界上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qū)種植茶葉,但種植區(qū)域集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其中,中國、印度和斯里蘭卡種植面積位居世界前三位,2017年種植面積分別為222.5萬公頃、62.4萬公頃和23.2萬公頃,占全球茶葉種植面積的比重分別為54.6%、15.3%和5.7%。產量排名與種植面積略有差別,產量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是中國、印度和肯尼亞,2017年產量分別為245.9萬噸、130.4萬噸和43.3萬噸,占全球茶葉產量比重分別為40.3%、21.7%和7.2%。
二、茶葉進出口較集中。
盡管種植茶葉的國家和地區(qū)僅有50多個,但參與全球茶葉貿易的國家和地區(qū)卻多達170多個。在這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中,肯尼亞、中國和斯里蘭卡是世界前三大出口國,2017年出口茶葉46.8萬噸、36.7萬噸和28.9萬噸,占全球茶葉出口量的20.3%、15.9%和12.5%。前三大進口國為巴基斯坦、俄羅斯和美國,2017年進口茶葉20.5萬噸、18.1萬噸和16.6萬噸,占全球茶葉進口量的18.6%、16.5%和15.1%。
三、紅茶是世界茶葉貿易主要品種。
國際上一般將茶葉分為綠茶(greentea)和紅茶(blacktea),其中紅茶是全球茶葉貿易的主要品種。2017年世界茶葉出口230.7萬噸,其中紅茶出口166.1萬噸,占72%;綠茶出口為45萬噸,占19.5%。
4. 茶葉出口的歷史
作為世界上最早生產和飲用茶葉的國家,中國的茶葉生產很早就具有商品化特征,并且茶葉是我國保持持續(xù)發(fā)展的少有產業(yè)之一。這主要和茶葉內銷與出口需求有關。
遠在唐朝,中國的茶葉經濟就很發(fā)達。但是雖然這一時期茶葉的商品化生產已經具有有一定的規(guī)模。中國茶葉對外貿易,有1500余年歷史,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銷。
土耳其商人來我國西北邊境以物易茶,被認為是最早記錄。
5. 中國茶葉貿易史
茶文化貫穿古今
1、神農時代: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煮著喝,把茶葉拿來當藥用。
2、西周、東周: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
3、秦代: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
4、漢代:
(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yè)化,成都成為我國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東漢)1500年左右,開始制作茶餅,以便運輸。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茶經》的倡導;僧道生活和茶為教事吸收的影響,氣候條件也有得于茶業(yè)的發(fā)展。拿來當藥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藝的改進;水質的講究;斗茶獲得。拿來當藥用。
7、元代:700年以前,制作散茶,重炒略蒸。拿來當藥用。
8、明代:據今600多年,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拿來當藥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制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拿來當藥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國茶葉的興盛時期(茶園面積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迅速增遞,有力的促進了對外貿易發(fā)展)。
(2)1886-1947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政治、經濟方面、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失?。?。
(3)1950-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發(fā)展時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wěn)定發(fā)展之路。使得茶葉生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6. 茶葉貿易發(fā)展史簡述
海外貿易迅速發(fā)展。
造船技術的發(fā)展為兩宋時期民間海路對外貿易的發(fā)展提供了條件與陸路相比,兩宋時期民間的海路對外貿易,主要以南方為主,因為沒有較強大的敵對勢力制約,其發(fā)展更加迅速。首先從科技水平上,宋朝中國文化科技的迅速進步,造船技術的發(fā)展,給繁榮的海外貿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此可見,當時的海船不管是從載重量,還是制造水品上,都已經相當先進了,這正是宋朝海外貿易繁榮發(fā)展的基礎。
兩宋時期民間海路對外貿易的成就
與北方有遼國,西北有西夏不同。主要出現在大宋南面的海外貿易,其產品的輸出地點多是日本,南洋諸小國,這些國家一來不與大宋接壤,對宋朝沒有直接的威脅,其次不管是從文化還是社會制度上來講,宋朝在當時的周邊國家之中都是比較先進的。
在這種外部環(huán)境之下,兩宋時期海路的對外貿易極度繁榮,源自大宋的茶葉,絲綢等中國特產,通過“海上絲綢之路”,不僅銷售到周邊國家,更是順著海岸線一直蔓延到波斯灣,甚至非洲。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中記載:“中國舶商欲往大食,必自故臨易小舟而往。雖以一月南風至之,然往返經二年矣?!?/p>
宋朝之前,中國商船活動的范圍大致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交界處的南亞范圍,但到了宋代,有史記載的中國商船已經遠行到印度洋西海岸,甚至東非,可見當時海路對外貿易的繁榮。
7. 茶葉貿易發(fā)展史論文
明清時期海外貿易變化很多:
1492年,明弘治五年,皇帝為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年間,明朝政治清明,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史稱弘治中興。
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
明代,自開國之初,就開始嚴格限制海外貿易,嚴格海禁,“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太祖實錄》卷二三一,洪武二七年正月甲寅)”大運河開通后,并廢海運漕糧。雖然設了廣州,寧波,泉州等市舶司,但實行的是朝貢貿易。對外方來使發(fā)給憑證,限兩三年以至更長時間來華一次,須在港口堪合憑證,所有商貨運京師開市。永樂以后,仍是以禁為主,即使是鄭和七下西洋,也沒有擴張外貿的意思。到隆慶初(1567),始“除販夷之律”,而仍有不少限制。所幸這些政策實際上沒有禁絕私人的海上貿易,當然,這種政策下,外貿要健康發(fā)展是不可能的。
明代的外貿中心是福建,外貿對象則主要是南洋,次為日本。明廷禁通日本又甚于南洋。福建的關稅收入,萬歷初年只有兩萬兩,崇禎最高時也不過五六萬兩,而南宋紹興十年(1140)廣州市舶司的稅收達110萬貫。海禁之害,于此可見。(數據來自《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
至于貿易量,只有粗略的估計,據(美)魏斐德著《洪業(yè):清朝開國史 》估計, 中國17世紀通過與西屬菲律賓的貿易,成了美洲白銀的主要吸收者。西屬美洲所產白銀,有20%被西班牙大帆船直接運過太平洋到達馬尼拉,然后運往中國購買絲綢和瓷器。還有一部分美洲白銀,通過中亞貿易到達俄國的布哈拉,然后間接轉入中國。美洲新大陸出產的貴金屬,有一半之多經上述渠道流入 中國。加上每年來自日本的15萬到18.7萬公斤白銀,在17世紀的前30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約達25萬至26.5萬公斤。在17世紀20年代歐洲貿易衰退之前,停泊于馬尼拉的中國商船每年多達41艘。據史志宏《明及清前期保守主義的海外貿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歷史后果》一文估計,從隆慶五年到明末的七八十年間,僅通過中國-呂宋一墨西哥這條太平洋“大帆船貿易”路線流入中國的美洲白銀就不下6000萬比索,折合成庫平銀當在4000萬兩以上。
海外貿易的結果是大量白銀從美洲,從日本,以及歐洲流入中國。學者李隆生根據眾多學者對于明季從日本和西屬美洲流向中國的白銀數量的不同估計,取了一個平均值。最后得到估計如下:“若取各家平均,則明季由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為1億7000萬兩,西屬美洲流向中國的白銀為1億2500萬兩,合計2億9500萬兩。所以,整個明季由海外流入的白銀可能近3億兩。” 《晚明社會變遷》一書中說“綜合粗估結果,1570——1644年美洲白銀總共大約有12620噸流入了中國”把噸換算成兩,這就相當于3億3653萬多兩白銀流入中國,如果日本流入中國的白銀仍舊按照1億7000萬兩計算,則明季從海外流入中國的白銀當在五億兩以上。
當流水一樣滾滾而來的白銀流人中國后,運出去的卻是絲綢、瓷器、茶葉、蔗糖等。也就是說,明朝的海外貿易,賣出去的是各種產品貨物,買進來的貨物寥寥,得到的只是白銀等貴金屬??梢哉f,這幾乎是一種單方面的貨物貿易。所以才有如此之多的白銀流入。面對中國,西班牙乃至于日本,拿不出來什么有競爭力或者為中國所需的產品或者貨物,有的只有白銀,只有拿白銀這種硬通貨來購買他們所需要的中國產品和貨物。
清代最初嚴厲禁海,平定三藩之亂收回臺灣之后,于1684年開海禁,指定澳門,漳州,寧波(后移定海),江南云臺山四處為外貿口岸。期間,于1717——1727年禁止對南洋的貿易。到1757年,又改為廣州一口通商,封閉其他三個口岸。清隨明制,也是限制對外貿易,主要有這么幾項:限制通使;歧視出海華商;限制商船規(guī)模;限制出口商品;嚴管來華外商。只是在當時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勢頭下,非但外國人來華貿易無法完全禁止,中國的海商也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南洋一帶開拓了事業(yè),要禁止他們出海是不可能的。清朝的限制,主要原因有二:一,防止反清勢力與外人勾結;二,認為出口原來國內流通的商品,會使國內匱乏,動搖國內市場。但又認為進口品對國內供應干擾不大,所以對進口無所限制。
據史志宏《明及清前期保守主義的海外貿易政策》一文說: “康熙開海之初,私人海外貿易獲得了很大發(fā)展,到東洋、南洋貿販的船只及人數都日益增多。如到東洋日本的中國商船,據長崎交易所的記錄統(tǒng)計,1684年為26艘,此后5年間直線上升,1688年達到194艘,增加6倍半。1689年日本頒布“亨貞令”對中國赴日商船加以種種限制以后,赴日船只有所減少,但仍較明末為多。亨貞令以后的赴日中國商船數,據統(tǒng)計,1689—1711年的23年間,總計1791艘,年均約78艘。明末赴日中國商船數,1634—1644年間,年均57艘。到南洋各地的中國商船更多。據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皇帝說,“每年造船出海貿易者多至千余”(注:《清圣祖實錄》卷270,康熙五十五年十月壬子。),雖然不是確數,但可見其多?!?/p>
據鐵血網友精靈小田的貼文《論清代并沒有“閉關鎖國”—由清前期海外貿易談起》說:
“雍正七年到乾隆二十一年(1729—1756年)四海關貿易的商品流通量,除了江海關因只有兩年的數字,表現下降外,其他三海關貿易總值均呈增長趨勢。以隆乾二十一年(1756)各海關的貿易總值而言,粵海關比雍正七年(1729)增長44%;閩海關比乾隆五年(1740)增長29%;浙海關比乾隆元年(1736)增長22%。這大體上可以反映這一時期海外貿易的發(fā)展趨勢。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后,粵海關在80年間貿易總額是不斷增長的.總值估計為42億2716萬8950兩,比乾隆二十二年以前四海關貿易的總值4億0821萬5787兩,增長10倍以上。如果把廈門、寧波等港口的貿易額也統(tǒng)計在內,增長還要多。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實行開海設關、嚴格管理海外貿易的政策之后,雖有10年的“南洋海禁”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撤銷閩、浙、江三海關貿易的阻礙和影響,但中國的海外貿易并未因此停頓或萎縮,而是以不可抗拒的勢頭向前發(fā)展,其規(guī)模和貿易總值遠遠超越前代,達到了新的高度。乾隆十年(1745)四港貿易總值達到3657萬1777兩,比明代的最高年份增加35.5倍。就以粵海關一處的貿易而言,雍正七年(1729)的貿易值為1110萬5800兩,比明代的最高年份也增長10。1倍?!?/p>
明清兩代數字的比較與分析
我們在這里無從得知明清兩代的海外貿易的具體的統(tǒng)計數字,如果《洪業(yè):清朝開國史》和《晚明社會變遷》一書的估算準確的話,明代每年流入的白銀將大大多于清代的水平。這里,二者都認為,明季從海外流入中國的白銀當在五億兩左右。而后文中,1770——1830年間流入中國的白銀共合5億元左右,我們都知道,銀元折合庫平銀約七錢二分,5億元折合銀兩約3.6億兩(1斤=16兩,1兩=10錢,1錢=10分),那這個5億元就遠遠的不及明代的5億兩了。但這只是流入中國的銀子數量的比較,換言之,只是出超數字的比較,還不是貿易量的比較。
如前文所言,明代的巨量白銀流入,很大程度上是由當時的貿易方式所決定的。白銀在一定程度上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貨物”被中國的商船從日本或者馬尼拉用絲綢、瓷器、茶葉、蔗糖等貨物交換回來,或者是西方的商船運進這種“通貨”用以交換中國的商品。在這種情形之下,流入的白銀量之大,就不難理解。而在清代,海外貿易的情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海外的產品的需求也有所增大,基本上改變了明代以來的單方面貨物貿易的情形。由于西方大國關系的轉變和殖民地的擴張和發(fā)展,也由于英國資本主義工場生產的發(fā)達和工業(yè)革命的促進,清代尤其是中后期,外貿對象由西葡荷轉為了英美,英國的工業(yè)品陸續(xù)來華,雖然量不大,主要是一些毛織品和金屬品。
明清兩代在中國的海外貿易中,之所以一直不能掌握主動權,其主要原因就是朝廷的限制措施。而這個限制的思維則直接導致中國海軍的淪落。就是在中國海軍最驕傲的時代的鄭和船隊,也沒有保護和發(fā)展民間海外貿易的使命。反之,他的使命中,倒是有勸諭華人回歸的一項。當然,鄭和的航海活動,客觀上促進了民間海外貿易的興盛。
鄭和之后中國在海上的唯一強大時期就是以鄭芝龍為首的海商集團強大的時期,證明發(fā)展海權一定要結合發(fā)展海上貿易,象鄭和船隊一樣單純的宣國威于海上必然不能持久。明清兩代的海上衰弱,主要原因還是沒有認識到海上貿易對國家的重要性。沒有保護和開拓海上貿易的認識和需求,自然沒有發(fā)展海上武力的動力。在這樣的認識之下,統(tǒng)治者認為當時簡陋的海防已經足夠,就不足為奇了。
清代一直視出海的國人為防范的對象,視其為“不安本分之人”,規(guī)定“出洋貿易人民,三年之內,準其回籍?!薄叭粲馄诓换?,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這樣就是出洋的商民和寓居海外的商民失去了本國政府的保護。在明清時代,東南亞屢次發(fā)生屠殺華人華僑事件,明廷清廷都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還認為他們是“自棄于化外”的“本應正法之人”,說他們“孽由自取”,對他們持遺棄態(tài)度。這樣的觀點和政策,自然視發(fā)展海軍為無用,而西方殖民實力在東南亞的加強,使清代再沒有發(fā)展出象鄭芝龍那樣的民間海上勢力。
這樣的朝廷的水師,當西方在東方海面終于積聚起足以挑戰(zhàn)這個東方大國的海上實力之時,只靠著“狗血”迎敵的帝國船隊只有束手待斃,而我們強大了千年的中華上國,終于第一次遇到了他不可能戰(zhàn)勝的力量。
明代在隆慶年間,深悉地方民情的海澄縣令羅青霄,目睹民間從事海外貿易的實況,吁請開海禁,福建巡撫涂澤民上奏朝廷獲得批準,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開港,“準販東西二洋”,唯前往日本經商仍在禁止之列。然而開放民間海禁的好景并不長。萬歷二十年(1592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出兵侵略朝鮮,中國海防吃緊,明廷即于次年下令禁海。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日本自朝鮮退兵,明廷才于次年二月復開市舶于福建(論者以為此間海禁為時僅一年,不確),東西兩洋貿易方又為合法,而對日貿易仍行禁止。萬歷末年,明朝海防日益廢弛,海道不靖,隨著葡萄牙人、荷蘭人的先后東來,橫行海上,劫奪船貨,明廷又出于海防安全考慮,第三次禁海。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福建巡按御史趙蔭昌請“禁洋(舟工)下?!?,令有司定議。崇禎十二年(1639年)三月,給事中傅元初代表福建公論上奏,請求朝廷下令福建地方討論是否應該重行開海征稅,未有結果。上述明朝海禁和開海的反復過程,從未見人敘述其詳。如此算來,明廷自隆慶年間的開海禁,實際上前后不到五十年。東南沿海民間海上貿易的興盛局面只是曇花一現,就在明廷海禁政策的控制下和歐人東來的干擾下,再次步入海外貿易的蕭條境地。
因明朝官方船隊80年來不再西行,而私人海商出海被嚴厲禁止,波斯灣-印度洋-南洋的海外貿易主動權漸被葡人掌握。
1510年,果阿落入葡人手中。
1511年,中國的重要藩國、鄭和下西洋時的海外基地-馬六甲失陷于葡人。從此葡人掌握了馬六甲以西的海外貿易主動權,中國喪失自宋元以來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地位。
1603年,馬尼拉發(fā)生大倉山慘案,華僑死難25000人。西班牙人恐中國報復,遂派專使前來解釋。福建巡撫徐學聚接上諭后答復(錄自菲律賓總督Don Pedro deAcuna:《China Review》 Vol7,No4 P251-253):“屠殺華人一事,可勿視為重要,中國皇帝寬懷大度,對于屠殺華人一節(jié),決不興師問罪......在境華人,固多系不良之徒,亦勿容憐愛?!?/p>
1639年,馬尼拉再次屠殺華僑20000人,明廷以“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革,棄之無所可惜”為由拒絕干涉。這與后來乾隆帝的答復異曲同工。
林仁川先生根據國外有關史料,作了估計工作。其中1641年6、7兩個月,鄭芝龍運往日本長崎的諸多貨物中有白生絲25700斤,黃生絲15550斤,各種紡織品140760匹;1641年,銷往日本長崎的各種糖5726500斤,1644年為1417550斤,1645年為3377900斤。
--------------------參見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第三章
在魏斐德的《洪業(yè) 清朝開國史》中是這樣表述的:
“1620年至1660年間,歐洲市場爆發(fā)了貿易危機,以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為中心的世界貿易體系遭到沉重打擊。中國盡管與歐 洲相距遙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嚴重影響。在17世紀20年代歐洲貿易衰退之前,停泊于馬尼拉的中國商船每年多達41艘,到1629年便降為6艘,加之當時與中亞貿易的萎縮,新大陸輸入中國的白銀便大大減少了。17世紀30年代,白銀又開始大量流入中國。西屬新大陸的白銀又從海上源源運至馬尼拉,大量日本白銀被澳門人帶到了廣州,而更多的白銀則從印度的果阿經馬六甲海峽流入澳門。但不久,即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白銀流通再次被嚴重阻斷,而此刻正值長江下游地區(qū)高度商品化的經濟急需更多白銀以對付通貨膨脹之時。1634年后,菲力浦四世采取措施限制船 只從阿卡普爾科出口;1639年冬,許多中國商人在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人的屠殺;1640年,日本斷絕了與澳門的所有貿易往來;1641年,馬六甲落入荷蘭人手中,果阿與澳門的聯系也被切斷。中國的白銀進口量驟然跌落。明朝末年日益惡化的通貨膨脹,可能正是白銀進口長期不足的嚴重后果之一——在長江三角洲等人口稠密地區(qū),通貨膨脹導致谷價暴漲,給當地城鎮(zhèn)居民帶來了極大災難。在1635年至1640年白銀進口量驟減期間,那些主要以養(yǎng)蠶為生的人們處境更艱難了。由于國際絲綢貿易萎縮,浙江北部的湖州等絲綢產地迅速 衰落。與此同時,天災和疾疫又一起襲來。從1626年到1640年,罕見的自然災害席卷中國大地,嚴重的干旱和洪澇接踵而至。接連不斷的饑荒,伴隨著蝗災和天花,導致人口大量死亡。經過這場浩劫,晚明的人口總數大幅度下降。有的學者甚至提出,從1585年到1645年,中國人口可能減少了40%。不管怎樣,中國人口的 嚴重下降,恰恰與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同時發(fā)生。僅這一點便足以使歷史學家們相信,中國也被卷入了17世紀那場困擾著地中海世界的普遍危機。 明朝后期,許多親身經歷了那次通貨膨脹的人們認為,當時的經濟困難主要是由經濟的貨幣化引起的。
8. 茶葉的出口貿易發(fā)展歷史
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絲綢之路,加上經濟中心的南移,從宋朝開始,東南沿海的港口成為新的貿易中心。唐朝時期全國僅廣州一地設有市舶司,負責外貿事務。 宋朝先后在廣州、臨安府(杭州)、泉州、密州板橋鎮(zhèn)、嘉興府(秀州)華亭縣(松江)、鎮(zhèn)江府、平江府(蘇州)、溫州、江陰軍(江陰)、慶元府(明州,寧波)、嘉興府(秀州)澉浦鎮(zhèn)(海鹽)和嘉興府(秀州)上海鎮(zhèn)(上海市區(qū))等地設立市舶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 。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宋朝海外貿易分官府經營和私商經營兩種方式,其中民營外貿又占大宗。元豐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廣州市舶條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貿易法。而各個外貿港口還在城市立設立“蕃市”,專賣外國商品;“蕃坊”供外國人居??;“蕃學”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還專門制定了蕃商犯罪決罰條。廣州和泉州城內仍然有許多藩客墓,成為當時海外貿易繁榮的佐證 。
與中國通商的國家有:占城、真臘、三佛齊、吉蘭丹、渤泥、巴林馮、蘭無里、底切、三嶼、大食、大秦、波斯、白達、麻嘉、伊祿、故臨、細蘭、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蘭皮等歐亞地區(qū)五十八個國家。宋朝出口貨物包括絲綢、瓷器、糖、紡織品、茶葉、五金。進口貨物包括象牙、珊瑚、瑪瑙、珍珠、乳香、沒藥、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幾百種商品。
9. 近代前后中國茶葉貿易的發(fā)展
通過出口貿易方式。
中國茶葉究竟最早是何時傳入英國,其傳播途徑如何,學術界眾說紛紜。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順治十四年(1657年)出現在英國的茶葉是由荷蘭傳入的。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陳椽的《茶業(yè)通史》一書指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荷蘭開始與中國通商。翌年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從事東方貿易。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荷蘭商船自爪哇來澳門運載綠茶,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轉運回歐洲。這是西方人來東方運載茶葉最早的記錄,也是中國茶葉輸入歐洲的開始。”
書中還提到:“順治十四年(1657年),英國一家咖啡店出售由荷蘭輸入的中國茶葉……。”由此茶葉初入歐州應歸功于荷蘭人,莊國土教授也認為“第一批茶葉輸入歐洲,系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從中國澳門運到爪哇,再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運抵荷蘭阿姆斯特丹?!边€有一些中國學者認同這種觀點。此外,簡·佩蒂格魯的《茶葉社會史》、劉鑒唐、張力主編的《中英關系系年要錄(公元3世紀一1760年)》等書都有類似的論述以及胡赤軍在《近代中國與西方的茶葉貿易》一文中也有類似的描述。
由此得知,荷蘭是最早把中國茶葉帶到歐洲的國家,而后將其轉售西歐其他國家。它在順治十四年(1657年)時第一次將少量的茶葉賣給了英國。
10. 茶葉發(fā)展史與中國歷史
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茶的飲用歷史幾乎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同步,中國人發(fā)現和使用茶的歷史由來以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神農氏時期,想要了解中華茶文化,認知“茶”字的變遷就是一個捷徑,就像這個問題問的:茶在古漢語中有什么別稱?
了解茶在中國文化當中的歷史脈絡,有助于我們更加快速的了解茶文化,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知茶給我們帶來的利好。知名茶文化學者、資深茶文化傳播者、@茶葉地理 主筆地理君來解析一下這個問題:
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在茶字出現之前,”茶“有哪些名稱?
在古漢語中”茶“有哪些別稱?
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的意義和影響力是怎樣的?
要了解茶在古漢語中的別稱,我們必須要追溯到源頭,從歷史文獻當中,對于茶的記載開始,探尋出茶文化的脈絡。首先,我們需要知曉,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元代趙原畫《陸羽烹茶圖》
”茶“字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要搞清楚”茶“字最早出現的時間,我們需要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百科全書《茶經》,自從中唐時期的陸羽著完《茶經》,并開始在唐朝流行以后,”茶“才作為通用名稱,有了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含義。那么,《茶經》里面是怎樣記述”茶“字的由來呢?
在陸羽《茶經》一之源的注解中說:茶…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注曰從草當作茶,字出開元文字,音義從木當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爾雅。
這段話翻譯成現代漢語,也就是說,在陸羽寫作《茶經》的時候,描述“茶”這種植物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而據陸羽《茶經》注釋可知:“茶”字出自唐玄宗時的《開元文字音義》,但在當時,茶還有如上圖所示的三種不同的寫法,而到后來陸羽直接在”荼“字的基礎上減了一筆,在《茶經》里面全部采用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茶”字,可以說,是從《茶經》開始,“茶”字的形、音、義才得以確立。
因此,我們目前已知的資料表明,唐代陸羽《茶經》的撰寫及流行開始,“茶”開始成為通用的名稱。以致于宋代梅堯臣寫詩稱贊說: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鲎浴洞雾嵑陀朗鍑L新茶雜言》
然而,在“茶”字出現之前,在歷史文獻當中,能夠表示“茶”含義的文字有很多,在“茶”統(tǒng)一以前,究竟有多少字可以指代茶呢?
茶字出現之前,有多少字是指代“茶”的?
其實,這個問題,《茶經》里面也給到了我們答案,在《茶經》一之源當中就有了詳細的說明: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恫杞洝钒俅▽W海本
連帶上面提到的(木茶)和荼,在唐代陸羽之前,茶字就有這七種寫法,實際上,這不僅是茶字的七種寫法,也是唐代不同地域對茶的稱呼,接下來,地理君就和大家一一說說這些指代茶的字的來龍去脈。
最早出現的:荼
這七個字里面,最早出現的字是“荼”,字出《神農本草經》:
“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但是,《神農本草經》是否是神農氏所作,目前仍存有較大的爭議。但是荼作為指代茶的含義,在古書當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高的,在《茶經》七之事里有了多條引用:
《神農食經》: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周公《爾雅》:槚,苦荼。《廣雅》云: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欲煮茗飲……
較早出現,作意義延伸或解釋用的字:槚、茗
在上面的引用當中,我們發(fā)現,用來解釋荼的意思時,用到了兩個字:槚和茗,并且在相關的解釋里面,“槚”字懷疑是不同地區(qū)方言的不同,作為發(fā)音與“茶”相近的說法而出現的異體字,當然,也有可能是“茶”是“槚”的異體字也有可能,只是在寫法上槚不如茶更為簡單;
而關于茗,這個說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并且常常茗和茶一起使用,叫作茗茶。從現在的含義來講,二者幾乎是通用,含義一致,而在歷史記載當中,有“早采為茶,晚采為茗”的說法。
《茶經》原文影印版關于茶的記載
曾經應用最廣泛:荈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曾經應用最廣泛的字不應該是茗嗎?你看到現在都還在用,其實不是,在晉代甚至是在唐代以前,所有表達茶的含義的字當中,應用最廣泛的字是荈。為什么這么說呢?
在西晉時期,杜育(又作杜毓)寫了一篇《荈賦》,全文僅有140余字,卻寫到了茶的方方面面,在陸羽《茶經》里面,先后引用加引注就有五次之多,這篇文章可謂是到目前為止寫茶最經典、最精煉的文字,并且文章當中還出現了在茶文化史上的多個第一,這個具體的內容,可以去學習@茶葉地理 的專欄《細說〈茶經〉:茶圣陸羽的品茶智慧》,在這里就不展開來敘述了。
并且,荈字也經常和“荼”、“茶”、“詫”連起來用,比如司馬相如《凡將篇》中就提到“荈詫”,而在晉代左思《嬌女》詩中就有“心為茶荈劇”,孫楚歌“姜、桂、茶荈出巴蜀”等等。而這些引用當中,陸羽把原文的“荼”統(tǒng)一改成了“茶”,所以,我們今天看《茶經》時會發(fā)現,全書“茶”字最多。
蜀地方言:蔎
《茶經》七之事引用《方言》中的記載:蜀西南人謂荼曰蔎。意思是蜀地西南部的人把茶叫做蔎。這顯然是地方方言了。
同音異體字:詫、(木茶)
其實,茶經引文里有提到,但是并沒有單獨列出來的字還有這兩個:(木茶),這個是在區(qū)別茶是作為草本還是木本的時候用到的一個字,現在電腦里打不出來這個字,只能用括號來表示;
詫也是指代茶的一個異體字,在司馬相如的《凡將篇》里就將“荈詫”并列,一是為了解釋清楚,二來也是因為“詫”有指代茶的含義。
那么,除了這些指代茶的含義以外,在古代漢語中,還有哪些別稱也是指代茶的含義呢?
古代漢語中,“茶”有哪些別稱?
在古代漢語中,隨著人們對于茶認知的加深,尤其是在陸羽《茶經》流行起來以來,越來越多的文人墨客愛上了喝茶,以至于在《茶經》之后的唐代形成了“比屋皆飲”的盛況,而茶也成了既是“琴棋書畫詩酒茶”風雅之事,又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必需的“跨界元素”,因此,圍繞茶和喝茶,在文人的演繹里,茶就有了諸多的別稱。接下來,地理君就為你一一說明。
傳世名畫當中有很多再現了飲茶的場景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茶這一既是物質又是通靈之物的妙草,成為歷朝歷代文人茶友稱頌的對象,而圍繞品茶、煮茶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文賦。于是就有了這些琳瑯滿目的茶的代稱:
甘露、酪奴、水厄、翹英、靈草、藍英、綠華、流華、玉蕊、愁草、嘉草、葉嘉、清友、瑤草、仙掌、晚甘侯、王孫草、瑞草魁、滌煩子、余甘氏、不夜侯、冷面草、苦口師、嘉木英、紫云腴、白云英、離鄉(xiāng)草、云霧草、玉川先生、龍芽鳳草。
這些代稱當中,有些我們較為熟悉,而有些說法如果不加解釋,還有些令人費解,但不管是哪一種代稱,都指向茶的美好以及飲茶帶給人的非同一般的飲茶體驗。
甘露:描述茶的美味如同甘甜的露珠,指代茶的美好滋味。
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出自(劉宋)《宋錄》
酪奴:實際上在《茶經》里講到的,茶不會比乳酪差,但在南北朝時期,人們認為茶要比乳酪差一些,所以才稱酪奴。
惟茗不中,與酪作奴?!鲎裕ū蔽海钚f之《洛陽伽藍記》
水厄:沉溺于茶中不能自拔,于是就成了別人口中的好水厄。
時給事中劉縞,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彭城王謂縞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倉頭水厄?!鲎裕ū蔽海钚f之《洛陽伽藍記》
唐代茶宴盛況
翹英:指采茶時的茶芽的狀態(tài),新生的茶芽尖翹挺拔。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出自(唐)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
靈草:指代茶的奇妙功效,在古漢語中指代茶的功效的精妙比語不勝枚舉,靈草之說在唐代尤其盛行。
天賦識靈草,自然鐘野姿。——出自(唐)陸龜蒙《茶人》
藍英:茶是茶人的最愛,怎么描述都不嫌多,詩人恨不得把所有的好詞都給茶用上。
時于浪花里,并下藍英末?!鲎裕ㄌ疲╆扆斆伞吨蟛琛?/p>
綠華:由茶的顏色入手,直接描寫茶蘊含的精華之義。
昨日斗煙粒,今朝貯綠華。——出自(唐)陸龜蒙《茶籯》
書法家顏真卿是陸羽的恩人,也是好茶之人。
流華:在茶的描寫方面,受茶圣陸羽及其《茶經》的影響,茶的精華是歷代文人墨客推崇的。
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鲎裕ㄌ疲╊佌媲洹段逖栽乱古杪摼洹?/p>
玉蕊:在過去采芽心尚未普及之前,文人們就開始偏愛初生的嫩芽了,這種“偏愛”原料細嫩的茶品傾向,在今天達到了極致。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鲎裕ㄌ疲﹨螏r《大云寺茶詩》
愁草:在唐代,茶作為草本還是木本的說法并未統(tǒng)一,很多說法中仍是將茶作為草類,因此,出現了各種草。畢竟唐代也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分類詳盡的植物學。
乳竇濺濺通石脈,濾塵愁草春光色?!鲎裕ㄌ疲赝ン蕖段髁甑朗坎韪琛?/p>
晚甘侯:將飲茶后的體感體驗作為茶的代稱,也很常見。
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鲎裕ㄌ疲O樵《送茶與焦刑部書》
王孫草:在文人墨客眼中,茶是可以通仙靈的神草,自然可以睥睨王孫,稱呼為王孫草自然是一點兒也不過分。
借問王孫草,何時放碗花?!鲎裕ㄌ疲┗矢θ健端完戻櫇u棲霞寺采茶》
瑞草魁:茶是所有好的草里面的老大。
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鲎裕ㄌ疲┒拍痢额}茶山》
唐代的飲茶風俗
滌煩子:茶最重要的功效就是可以蕩盡煩惱和憂愁。
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出自(唐)施肩吾
余甘氏:一碗茶吃罷,回味無窮,甘醇爽口。茶重回甘從古代就開始了。
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
——出自(五代)胡嶠《飛龍澗飲茶》
不夜侯:茶喝多了讓人睡不著,古人也有這么認為的。喝茶提神,由此可見一斑,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斑。
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封不夜侯?!鲎裕ㄎ宕┖鷯讹w龍澗飲茶》
冷面草:和宋代的點茶法有關,研磨成粉,點白如花,自然有人喜歡暖色有人喜歡冷色,因此,這冷面草倒也稀奇。
此物面目嚴冷,了無和美之態(tài),可謂冷面草也?!鲎裕ㄋ危┨諛b《清異錄》
甘心氏、苦口師:不苦不澀不是好茶,吃茶的時代,茶入口當然是先來苦味,苦過之后,回甘才更迅猛。
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鲎裕ㄋ危┨諛b《清異錄》
茶是文人雅士生活的標配。
嘉木英:草木精華。
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鲎裕ㄋ危┣赜^《詠茶》
紫云腴:陸放翁吃的這茶非同凡響,睡個午覺的工夫,就被這茶香給引醒了。
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出自(宋)陸游《晝臥聞碾茶》
玉川先生:玉川子,盧仝的向往,茶人的神往,茶的代稱。
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鲎裕ㄋ危┨K易簡《文房四譜》
龍芽鳳草:茶自從成了貢品,得到了皇帝的贊賞,龍團鳳餅的源頭,自然是龍芽鳳草了。
湯怕老,緩煮龍芽鳳草?!鲎裕ㄋ危﹨菨摗抖艚痖T·和韻賦茶》
嘉草:甭管是何種草,寫成好草的占了大部分,從陸羽的《茶經》開始,茶就和所有的好詞兒連在了一起。
靈山不可見,嘉草何由啜。
——出自(宋)王安石《試茗泉》
傳世名畫中有很多飲茶圖景
葉嘉:大文豪蘇東坡用倒裝詞的方式,賦予了茶特殊的意義,葉子是好的茶,茶是好的葉子。
文中以物擬人,寓意茶為葉嘉?!鲎裕ㄋ危┨K軾《葉嘉傳》
清友:以茶為友,古已有之。
葉嘉,字清友,號玉川先生。清友謂茶也?!鲎裕ㄋ危┨K易簡《文房四譜》
瑤草:茶不僅是地上的靈藥,更是天上的神草。
不與世人嘗,瑤草自年年?!鲎裕ㄔ┠呱骸洱堥T茶屋圖》
仙掌:采摘的茶青標準不同,形象自然也不一致,今有太平猴魁,古有玉泉仙掌。
閑與故人池上語,摘將仙掌試清泉?!鲎裕鳎┰甑馈队袢隆?/p>
白云英:白云生處的精華,從古到今對茶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十分注重,所謂高山云霧出好茶,今天我們可以講出更多事實證據,古人不講證據,看著云山霧罩,那定是有神仙了。
雁頂新茶味更清,仙人采下白云英?!鲎裕鳎┲熘G《雁山茶詩》
離鄉(xiāng)草:從大紅袍的典故而起,茶的味道,叫人想家。
茶初山則香,俗呼離鄉(xiāng)草?!鲎裕ㄇ澹冻珀柨h志》
云霧草:這個不用多講,高山云霧之中,神仙采茶之境。
千年云霧草,早春松蘿芽?!鲎裕ㄇ澹﹨羌渭o《送汪左嚴歸新安》
如此多的代稱,是不是看起來有點兒懵?其實呢,這也不一定是古漢語中指代茶的全部,只是這些被人們找出來、傳誦較多而已。
透過這些花樣繁多、角度各不相同的茶的代稱,我們會發(fā)現,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茶文化之所以能夠廣泛傳播,不僅延傳幾千年,經久不不衰,還遠渡重洋,影響世界,成為悄悄的改變世界的一股東方力量,那么,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究竟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呢?
唐代宮廷茶宴圖
茶在文化傳播當中的意義和影響力是怎樣的?
茶文化既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現代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從古代的絲綢之路開始,茶就通過陸上、海上等多個途徑,遠播西方,在16、17世紀在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地相繼掀起了飲茶的熱潮,直到后來18世紀,惡名詔著的羅伯特福瓊從中國偷走茶樹,通過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種植成功,中國茶的專有優(yōu)勢才一步步喪失。
茶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程中,既是文人墨客附庸風雅的“玩物”,也是平民百姓居家生活的“必需”,更是中國在封建社會對外貿易中獲得貿易順差的重要經濟作物,是帝王將相奢侈生活消費的必需。
茶文化亦俗亦雅,所有這些都與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的推崇和歌頌密切相關,應該說茶啟迪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強健的身體,而文人雅士又通過詩文進一步推薦了茶文化,促成了茶業(yè)繁榮和茶文化的興盛。
很多文人墨客都是品茶高手。
說點兒題外話:
茶是目前人們公認的健康飲料,可以給人類帶來健康,當前隨著人們對于茶研究的加深和茶文化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喝茶、推廣茶文化,對于在古代歷史長河中留下的關于茶的印記,一方面我們要客觀地理解文人將茶入詩文的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寫茶時的社會背景和表達心態(tài),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去偽存真的思辨意識,來區(qū)別對待古人對于茶的種種描述和記載,借助于現代科學手段的研究和發(fā)現,更加理性客觀地認知茶的價值。
綜上所述,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化大山之中,有著太多的文化精髓,也不可避免地有著一些不適合今天環(huán)境的說法和觀點,我們需要秉持批判著繼承的原則,讓真正的文化發(fā)揚光大。關于茶,關于中國傳統(tǒng)的茶文化,@茶葉地理 愿在文化傳播的層面盡一點兒綿薄之力,如果這篇答案你覺得還不錯,就給我們點個贊吧!想要學習更多茶文化知識,關注@茶葉地理,收獲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