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產多賢產六堡,味厚隔宿不變”,這是清同治版《蒼梧縣志》的記載,說的即是蒼梧六堡茶。六堡茶為廣西特產,有散茶和簍茶兩種,屬黑茶類。產于廣西蒼梧縣六堡鄉(xiāng),故稱為蒼梧六堡,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年)就以其特殊的檳榔味而入中國名茶之列。
六堡茶屬山茶科常綠灌木,葉呈長橢圓披針形,葉色褐黑光潤,間有黃花點,葉底紅褐。六堡茶素以“紅、濃、陳、醇”四絕著稱。其條索長整緊結,湯色紅濃,香氣陳厚,滋味甘醇可口,正統(tǒng)應帶松煙和檳榔味,葉底銅褐色。
六堡茶的制作是采用當?shù)氐拇笕~種茶樹的鮮葉作為原料,采摘標準是成熟新稍的一芽二三葉或一芽三四葉,經(jīng)殺青,揉捻,渥堆,復揉,干燥五道工序制成;殺青特點是低溫殺青,揉捻則是以整形為主,細胞破碎為輔,渥堆是形成六堡茶獨特品質的關鍵性工序,其目的是通過渥堆濕熱作用,促進內含物質的變化,減掉苦澀味,使滋味變醇,消除青臭氣,并使葉色變?yōu)樯铧S褐青,渥堆時期,掌握到出現(xiàn)粘汁,發(fā)出特有的醇香,即為適度,所以屬于后發(fā)酵茶。
六堡茶中之簍茶,乃是用竹簍包裝的六堡緊壓茶葉,將毛茶經(jīng)過蒸揉后,裝簍,壓實,然后放置陰干處,晾貯幾個月通過后發(fā)酵使茶緊結成塊,即可形成有獨特醇、陳香味的六堡簍茶。傳統(tǒng)的竹簍包裝,有利于茶葉貯存時內含物質繼續(xù)轉化,使滋味變醇、湯色加深、陳香顯露。用六堡散茶蒸制、壓模,可制成“六堡餅茶”、“六堡磚茶”、“六堡沱茶”等。
經(jīng)過發(fā)展,六堡茶的產地現(xiàn)有到蒼梧、賀縣、橫縣、恭城、貴縣、三江、河池、柳城等二十余縣。在六堡茶區(qū)范圍內,有恭村茶、黑石村茶、羅笛村茶、離涌村茶、蠶村茶等,在歷史上最為有名的是恭州村及黑石村的茶葉最好,僅橫縣,嶺溪所產茶葉,品質和制法與六堡茶相近,亦統(tǒng)稱為六堡茶。
六堡茶宜久藏,越陳越好,因為久藏的茶葉有“發(fā)金花”,即生有金黃霉菌(學名為冠突曲霉菌)。因金黃霉菌能分泌多種酶,促使茶葉內含的各種物質加速轉化,形成特殊風味,藥效顯著,是一種有益于人體健康的金色菌類。金花生長的越多,代表六堡茶的品質越好。陳年的老六堡,在三十至五十年左右,色澤黑褐油潤,會有檳榔、松煙香味,清爽醇厚。味中有甜、湯色澄明。據(jù)化學分析,茶葉含咖啡堿、茶堿和揮發(fā)油等特質,有興奮大腦、心臟和健脾胃的功能。六堡茶為傳統(tǒng)出口產品,歷來除內銷兩廣之外,大部分運銷港、澳、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南洋群島。